经过八年的修缮,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母终于传来了要舍弃的消息,苏联海军最后的一点光辉也彻底守不住了!
前几天,《消息报》曝光了一则重磅消息:俄罗斯国防部打算放弃对现役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修复,相关的改造维修工作已经全面停下来了。这意味着,这艘航母很可能会退役甚至报废。一些网友说,印度的机会就到来了;也有人提出,中国的航母“公园”或许可以考虑买过来,甚至还有人建议把它拖到大连,继续改装升级。
这个消息目前还没有得到俄罗斯国防部和俄罗斯海军的官方确认,不过在俄罗斯国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有一位曾经的俄太平洋舰队前司令在接受采访时,把航空母舰直接说成“过去式的装备”,还说“这是一种非常昂贵又没用的武器”。他说,把库兹涅佐夫号拆成废铁处理掉挺合适的。
负责修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第35船舶修理厂可不想失去这个项目啊,修理厂的母公司星星船舶修理中心安排了一位“资深工程师”向俄媒透露,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工作早在去年基本就算完事了,“最难搞的问题”也都解决了,现在只是剩点收尾工作,估计再花半年到一年就能修好然后出海了。
这位还说,库兹涅佐夫号延误主要是因为俄乌冲突一爆发,第35船舶修理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再加上贪腐和资金不足这些实际存在的难题。
俄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前司令其实对库兹涅佐夫号这艘老旧的航母没啥好感,实在不奇怪。毕竟,太平洋舰队也没啥航母的使用权限,提前退役库舰还能省下不少开销,这样一来,也能加快太平洋舰队战舰的更新换代。
星星船舶修理中心和第35船舶修理厂的态度就显得更加合理,他们当然不愿意失去航母维修升级的生意,更别说库兹涅佐夫号只要还在服役,未来还是得由第35船舶修理厂来负责维护。就算只能再用上10年,那也是拿命吃饭的“饭碗”。
俄罗斯国内关于是否继续保留库兹涅佐夫号的讨论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虽然维护成本确实不算低,但这艘航母还是得修,不修的话就等于放弃俄罗斯作为大国的象征。而且,光是海军少了一艘旗舰并不意味着啥,目前没有哪个国防部或者海军的高级将领愿意承担放弃这艘航母带来政治上的压力。
状态螺旋式下滑
其实就在上个月,网上就有人晒出了库兹涅佐夫号的近照,光看外表基本没啥变,装备啥的也没升级;舰体上布满锈迹,大片的油漆掉落得厉害;飞行甲板上那些临时搭建的大堆集装箱棚,好几年都没动过,还是一模一样的。
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花了整整600亿卢布,涵盖了动力系统的更换、舰体内部外部的大修,以及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的更新升级,可以说是一次大规模的修整和升级,全部打包一起干了。
当时俄方估计修理时间得两年,2017年进厂维修,2021年重新投入使用。原打算让库兹涅佐夫号再服役十年以上,不过如今工期一拖就是八年,而且就算最乐观的估计,也得再花一两年才能搞定修复事宜。
十年的修好时间,基本上已经用掉了库兹涅佐夫号的大部分剩余寿命,就算到2026年或者2027年重新回到北方舰队,估计也就能再撑几年的时间吧。
这八年里,库兹涅佐夫号在船厂里,光磨洋工还远远不够,里面的事情可是繁琐得很。
到了2018年10月,库兹涅佐夫号用的干船坞不小心沉了,起重机还倒塌,把飞行甲板给砸坏得挺严重;到2019年12月,轮机舱的第一隔舱突然起火,造成2名水兵不幸身亡,14人受伤,火势覆盖了大约500平方米,还损失了大概5亿卢布。
2021年还牵扯到船厂管理层的贪腐问题,直到2022年5月,航母才搬进了新船坞。2022年12月,这艘舰又发生了一次火灾,不过没有人员伤亡。
受俄乌冲突的影响,俄罗斯国防预算中海军的比例一下子大幅缩水,专门用在航母上的资金也是不断减少,客观上让维修工作变得越来越慢。
2023年2月,库兹涅佐夫号从干船坞出来了,不过没过两个月就传出一些航母舰员被解散的消息。虽然到2024年还喊出了要在2027年把舰载机的操作和战斗能力恢复的豪言,但按现在的情况来看,要实现这些目标还得面临不少困难。
俄罗斯从未放弃过航母
关于俄海军还需不需要航母这个问题,其实从上世纪苏联海军航母发展历程里就能看得出来:答案肯定是需要的。就算如今无人装备逐渐普及,战事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可航母的作战实力和战略影响力,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这几年,俄罗斯在航母方面的研究其实没有停步。在各种防务展上,推出了不少不同的方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23000型风暴航母。可是,到了这方案公布十年后,现在俄罗斯还是没开始新型航空母舰的采购行动。
包括总统普京在内的好多俄军政要多年来都曾对新航母项目挺有信心,但眼下俄罗斯的军事资源实在是不够用,连护航舰艇都忙不过来,更别提搞新型航母了。
从出口市场来看,曾经俄罗斯武器最大的买家印度,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建造航母的本事,所以俄新型航母的出口前景也变得暗淡不少。
就设计水平来看,俄罗斯早已摆脱了全球潮流的脚步。十年前的风暴航母,虽然挺有新意,但还算合理;到三年前,科克捷别利的设计已经令人觉得像科幻小说里的东西,难以搞懂究竟咋想的。
可以看出,克雷洛夫等设计院似乎走上了一条“为了吸引眼球”的创新路线,想通过这种方式彰显自己还没有被时代所抛弃,但谁会愿意为这种花招买单呢?那些方案沉寂已久,早已说明了一切。
放弃库舰,其实是明智的
库兹涅佐夫号在1985年下水,1991年提前投入使用,假设到了2027年再次归入北方舰队,届时它的服役时间也会达36年。到那会儿,在大洋上面对的新一代航母,比如福建舰、肯尼迪号啥的,跟它比较差远了。如果还继续装备米格29K这种连印度都不看重的老旧机型,明显也就说明库兹涅佐夫号的存在意义基本没有了。
再说了,到2027年能不能修好它、能不能配上合适的舰载机和护航编队,也是个未知数。比起拖着这艘老旧的航母,不如趁早止损,用那笔大把的经费去搞一些更符合现今需求的新装备,或许还更划算点。
就算库兹涅佐夫号修好了,军事价值也没咋大,俄罗斯军方心里懂得很。这艘舰的象征意义远比它的实际战斗力重要得多。
要是只是把库兹涅佐夫号修修好,算是让它继续漂在海上维持存在感的话,俄罗斯海军还是能接受这个代价的。
毕竟要是真放弃航母,意味着俄罗斯海军会彻底失去远海干涉的本领,远洋舰队只能靠中小型水面舰艇和核潜艇配合作战,即使还有几艘屈指可数的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巡洋舰还能动弹,也撑不起俄海军的远洋作战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