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回可真是放了个"大卫星"!8月8日那天,韩国国防部突然甩出一份空射高超音速导弹研发计划,直接把军事圈炸开了锅。这消息来得太突然,连隔壁军事论坛的资深军迷老王都惊得把泡面汤洒了一地。
"韩国这是要上天啊?"老王一边擦着键盘一边嘟囔,"连美国爸爸都搞不定的东西,他们倒先惦记上了。"这话不假,现在全球能玩转高超音速导弹的就中俄两家,美国去年试射空基版本时,导弹直接在太平洋上空炸成了烟花秀,到现在都没缓过劲来。
要说韩国这波操作,活脱脱就是现实版的"小兵立大功"。他们打算把现役的KTSSM战术导弹改造成空射版,学俄罗斯把伊斯坎德尔改成"匕首"那套。可问题是,他们家的KTSSM射程才180公里,速度勉强够到4马赫,这哪是什么导弹,分明就是个会转弯的大号二踢脚。
军事专家张教授在直播里直摇头:"韩国这是把军事研发当偶像剧拍呢?主角光环一开,什么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这话说得在理。高超音速导弹最难的不是飞得快,而是怎么在七八倍音速下还能指哪打哪。光是高温问题就够喝一壶的——普通材料在那种环境下,分分钟就能烤成铁水。
韩国网友倒是信心爆棚,论坛上清一色的"大韩民国威武"。可翻翻他们的军工家底:K2坦克发动机得靠德国,KF-21战机的关键部件还得进口。就这水平要搞高超音速?难怪中国军迷调侃说韩国这是"用小米加步枪的预算,操着航母战斗群的心"。
最逗的是他们的目标设定:射程400-1000公里,速度5-10马赫。这跨度比特技演员翻跟头还夸张,直接从自行车升级到F1赛车。有业内人士透露,韩国这次连风洞试验都没做全,就急着往国会递方案,摆明了是要蹭高超音速这个热点。
不过话说回来,韩国这招"以小博大"的套路玩得挺溜。这些年从抢注文化遗产到半导体突围,哪次不是先放卫星再慢慢填坑?这次八成也是看准了国际军火市场的风向——只要能跟高超音速沾上边,订单自然滚滚来。
社交媒体上已经吵翻了天。有韩国网友信誓旦旦说"五年内必成",中国军迷回怼"先把泡菜冰箱的专利纠纷搞定再说";最损的是俄罗斯网友的评论:"建议他们拍部《来自星星的导弹》,说不定拍着拍着就真造出来了。"
仔细想想,韩国这步棋下得确实妙。成了就是军工奇迹,不成也能混个"勇于创新"的名声。反正研发经费是纳税人的钱,政客们怎么算都不亏。只是苦了那些熬夜加班的工程师,又要为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掉头发了。
眼看着评论区越吵越凶,突然有个冷静的声音冒出来:"你们还记得'世越号'沉船时,他们连基本的救援都搞不定吗?"这话像盆冷水,把所有人都浇醒了。是啊,军工科技不是过家家,光有雄心壮志可不够。
说到底,韩国这次的操作,像极了班里那个总想跟学霸较劲的中等生。勇气可嘉,但现实很骨感。各位看官觉得,这次他们能创造奇迹,还是又要上演一场"韩式打脸"?评论区等你们的神吐槽,咱们一起见证这场军事界的"偶像练习生"能走多远。
本文仅用于分享积极向上的内容,不涉及任何侵权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积极配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