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时刻!9 月 25 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启动运营,同步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区块链服务、数字资产三大核心平台 —— 这不仅是数字人民币从 “国内试点” 迈向 “全球应用” 的关键一跃,更标志着我国在法定数字货币国际化赛道上,正式按下了 “加速键”。
回顾过去几年,传统跨境支付体系的痛点早已凸显:依赖 SWIFT 系统导致结算周期长达 3-5 天、手续费高达 1%-3%、受地缘政治影响易出现 “断链” 风险。而数字人民币的出现,正是为了破解这一困局 —— 作为法定数字货币,它兼具 “去中心化” 的技术优势与 “国家信用” 的安全背书,能实现跨境交易 “秒级确认”“成本骤降 60%”,甚至支持离线支付。如今上海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相当于为数字人民币搭建了 “国际枢纽”,而支撑这个枢纽运转的,正是 A 股市场中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占据场景高地的企业。
接下来,我们就从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的三大平台需求出发,梳理出真正具备 “技术壁垒 + 落地能力 + 业绩弹性” 的 12 家核心龙头,帮你看清万亿赛道的投资主线。
一、跨境支付 + 数字货币桥:抢占国际结算 “咽喉”,3 家企业掌握核心话语权
上海运营中心的 “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核心是解决 “法定数字货币跨境兑换与结算” 难题,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 正是关键技术载体 —— 这一领域的企业,相当于拿到了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的 “入场券”。
1. 四方精创(300468):mBridge 全栈建设唯一 A 股企业,5 秒搞定跨境交易
作为国内唯一参与 mBridge 全流程建设的上市公司,四方精创直接主导了数字人民币与港元、欧元的实时兑换协议,其区块链技术将跨境交易确认时间从传统的 3 天压缩到5 秒,效率提升超 1000 倍。目前已参与香港、泰国、欧洲三地跨境测试,仅香港金管局 “数字港元跨境支付系统” 试点交易额就突破 500 亿港元,2025 年跨境支付订单预计增长 200%。更关键的是,公司动态市盈率仅 45 倍,低于行业均值 60 倍,海外收入占比已提升至 35%,估值与业绩双优。
2. 长亮科技(300348):70% CIPS 直参行覆盖,万亿交易背后的系统支撑
如果说 mBridge 是 “桥梁”,那银行系统就是 “桥墩”。长亮科技服务国内 60 + 银行,在 CIPS 直参行中占据 70% 份额,其分布式架构每天承载万亿级交易,稳定性经过市场验证。今年更是中标中国银行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模块项目(金额超 5000 万元),还参与阿联酋央行核心系统改造,推动数字人民币与港元、迪拉姆实时兑换。业绩上,2024 年数字人民币相关订单同比暴增 400%,预计 2025 年该业务营收占比将超 50%,成长确定性极强。
3. 海联金汇(002537):全牌照 “跨境支付管家”,覆盖 239 国
做跨境支付,“牌照” 是绕不开的门槛 —— 海联金汇是国内唯一同时持有跨境外汇支付、跨境人民币支付、VISA 国际卡认证及香港 MSO 牌照的企业,业务覆盖 239 个国家和地区,相当于拿到了 “全球支付通行证”。其自研的区块链跨境支付平台,能让交易成本降低 60%,支持 16 种币种实时结算,2024 年跨境业务营收增长 58%。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与 Shein、Temu 等头部跨境电商合作,中东市场份额快速提升,RCEP 区域清算量显著增长,场景落地能力拉满。
二、区块链服务 + 安全:数字人民币 “防火墙”,3 家企业垄断底层技术
上海运营中心的 “区块链服务平台”,核心需求是 “跨链互通 + 安全防护”—— 数字人民币跨境交易涉及多链、多机构,一旦出现安全漏洞,后果不堪设想。这一领域的企业,是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的 “安全卫士”。
1. 卫士通(002268):国家级加密技术,99.97% 可疑交易拦截率
作为国内密码领域的 “国家队”,卫士通直接承担数字人民币底层加密算法研发任务,其量子通信技术已应用于跨境支付链路,能有效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可疑交易拦截精度达 99.97%。同时,公司还参与制定数字人民币安全标准,为银行、政务等场景提供国家级安全防护,技术门槛高到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是妥妥的 “垄断型选手”。
2. 广电运通(002152):50% 数字人民币 ATM 市占率,东盟边贸 “急先锋”
区块链服务不仅需要 “软件”,更需要 “硬件” 落地。广电运通是数字人民币 ATM 模块市占率超 50% 的龙头,其外币兑换机覆盖机场、酒店等核心场景,支持港币、美元实时兑换。今年 6 月,公司还推出跨境数据产品 “离岸易”,强化区域支付能力,智能合约平台已接入 8 家运营机构。更关键的是,公司中标千万级北部湾数字人民币综合服务平台,面向东盟探索边贸结算,直接对接上海运营中心的 “区域化布局”,先发优势明显。
3. 恒宝股份(002104):华为合作开发车规级芯片,离线冷钱包 “首创者”
硬钱包是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 “物理载体”,尤其是离线场景下不可或缺。恒宝股份是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核心供应商,与华为合作开发车规级数字货币芯片,首创 “离线冷钱包 + 芯片级密钥管理” 方案,安全性拉满。目前已配合银行在跨境贸易中部署解决方案,重点拓展边贸支付场景,2024 年数字证书认证系统通过央行测试,技术能力得到官方认可。
三、数字资产 + 金融基建:链上业务 “扩音器”,3 家企业重构金融生态
上海运营中心的 “数字资产平台”,目标是让现有金融基础设施 “链上化”—— 这意味着银行、券商、基金的业务都要向区块链迁移,而提供系统支持的企业,将直接受益于这场 “金融基建升级潮”。
1. 新大陆(000997):双离线支付唯一商用,跨境终端出货增 280%
数字资产落地,离不开终端设备的支持。新大陆是全系列智能支付终端(POS 机、扫码设备)龙头,其双离线支付技术是国内唯一大规模商用的方案,能解决无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人民币支付问题。2024 年,公司跨境终端出货量同比增长 280%,东南亚零售场景覆盖率超 35%。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大陆是唯一总行级数字人民币受理系统建设外包商,为商业银行改造跨境支付终端,动态市盈率仅 30 倍,硬件业务毛利率 42%,估值性价比突出。
2. 楚天龙(003040):硬钱包市占率第一梯队,中新同步首发纪念钱包
硬钱包的 “市占率” 直接决定企业的行业地位。楚天龙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一梯队,曾为工商银行生产纪念版硬钱包,实现中新同步首发,支持境外用户便捷支付。同时,公司开发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平台,已应用于跨境结算、供应链金融,与华为等 8 家机构合作拓展生态,2024 年嵌入式安全产品收入占比 76.64%,核心业务高度聚焦。
3. 恒生电子(600570):香港 mBridge 参与者,36 种货币秒兑稳定币
数字资产领域,稳定币与资管是核心场景。恒生电子参与香港 mBridge 项目,为蚂蚁稳定币提供跨境清算系统支持,推出的 FINNOsafe web3.0 平台已通过香港金管局验证,为券商提供数字资产托管系统。在场景落地端,公司智能 POS 终端覆盖 80% 跨境电商园区,支持 36 种货币秒级兑换稳定币,子公司恒云科技还是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系统供应商。2025 年中报显示,公司跨境理财通 2.0 平台日均交易笔数突破 100 万笔,数字货币相关收入同比增长超 200%,业绩弹性十足。
四、银行 IT + 场景改造:金融系统 “升级者”,2 家企业拿下万亿订单
数字人民币要落地银行体系,离不开 IT 系统的改造 —— 无论是个人钱包还是对公结算,都需要银行 IT 企业提供解决方案,这一领域的企业,是数字人民币 “渗透银行” 的关键推手。
1. 宇信科技(300674):300% 订单增长,农行过亿项目中标
宇信科技为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提供数字人民币个人及对公钱包解决方案,2024 年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00%,增速在行业内领先。今年更是中标农业银行数字人民币项目,金额过亿,同时参与央行 DCEP-CIPS 升级项目,覆盖全球 1461 家机构,中东六国银行接口标准化改造已完成,国际化布局逐步展开。
2. 神州信息(000555):央行侧系统参与者,东南亚技术输出增 150%
神州信息直接参与数字人民币底层技术研发,开发的 “数字人民币综合服务平台” 已在北京、深圳等试点城市部署,支持跨境支付与链上资产交易。更具看点的是,公司向东南亚银行提供跨境支付系统改造服务,2025 年技术输出收入占比突破 25%,海外订单增长 150%,成为数字人民币技术 “出海” 的代表企业。
五、潜力标的 + 硬件安全:细分赛道 “黑马”,3 家企业蓄势待发
除了龙头企业,一些细分赛道的潜力标的也值得关注 —— 它们或拥有稀缺牌照,或在硬件创新上有突破,未来有望成为赛道 “黑马”。
1. 拉卡拉(300773):唯一接入 CIPS 的第三方支付,千亿交易额
拉卡拉是国内唯一接入 CIPS 系统的第三方支付机构,500 万台 POS 机支持数字人民币收单,2024 年跨境支付交易额突破 1000 亿元,同比增长 250%。公司开发的 “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提升 40%,还与亚马逊、eBay 直连合作,覆盖 100 + 国家本币结算,场景稀缺性突出。
2. 中科金财(002657):AI + 数字人民币融合,收入占比 18%
中科金财将 AI 技术与数字人民币深度融合,推出 AI 业务流程智能体原生平台(SinoAgent),已应用于跨境结算场景,2024 年相关收入占比提升至 18%。同时,公司参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开发大规模多方安全计算商用平台,今年中标新疆农信集中作业平台项目,技术转化能力逐步显现(需注意短期业绩波动风险)。
3. 东信和平(002017):超级 SIM 卡创新,东盟试点突破
东信和平的超级 SIM 卡集成数字人民币支付、交通卡、身份认证功能,支持离线交易,2024 年硬钱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20%。公司还联合中国电信研究院开发区块链 BSIM 卡,在东盟国家试点跨境支付场景,海外出货量占比提升至 35%,区域化布局与上海运营中心的 “东盟战略” 高度契合。
核心逻辑:为什么说这是 “十年一遇” 的赛道机会?
政策驱动无悬念: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已被纳入 “十四五”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上海国际运营中心的成立不是 “单点事件”,而是国家战略的落地 —— 未来 3-5 年,跨境支付、数字资产、区块链服务的政策支持将持续加码,相关企业订单有望持续放量。
技术壁垒筑护城河:区块链、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领域,呈现 “寡头竞争” 格局 —— 四方精创、卫士通等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已占据 80% 以上的核心项目,后来者很难突破技术壁垒,龙头地位稳固。
市场空间万亿级:据测算,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超 100 万亿美元,数字人民币若能占据 5% 的份额,就是 5 万亿美元市场;加上数字资产、硬件钱包等衍生领域,整体市场空间将突破 10 万亿人民币,足以支撑一批企业成长为 “千亿市值” 龙头。
风险提示:这些坑要避开!
监管政策变化:跨境支付涉及外汇管制、国际合规,若未来监管政策收紧,可能影响企业业务拓展;
技术迭代风险:若区块链、AI 技术出现颠覆性突破,现有技术领先者可能面临 “被替代” 风险;
业绩波动风险:部分企业(如中科金财)短期依赖单一项目,业绩波动较大,需关注长期技术转化能力,而非短期订单。
抓住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的核心矛盾
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 它标志着 “人民币国际化” 从 “贸易结算” 迈向 “数字时代”,而这场变革的核心,是 “技术替代” 与 “场景占领”。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需要纠结于 “短期涨跌”,而要聚焦 “长期逻辑”:那些技术垄断性强(如四方精创的 mBridge、卫士通的加密技术)、场景落地明确(如广电运通的东盟边贸、新大陆的东南亚终端)、海外收入占比高(如四方精创 35%、东信和平 35%) 的龙头企业,才是这场万亿赛道变革的最终赢家。
毕竟,在 “国家级战略” 面前,短期波动都是 “噪音”,而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 “政策红利 + 技术壁垒 + 场景落地” 的交叉点上 —— 这一次,你准备好了吗?
(注: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广大网友交流探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从 “卡脖子” 到 “破局”:光刻机 400 亿赛道,A 股 6 家企业的突围之路
从 “可选” 到 “刚需”!华为押注液冷数据中心,2026 年全球市场冲 688 亿,A 股核心标的全梳理
PEEK 材料 “国产替代” 加速!A 股 6 家龙头企业技术壁垒深度拆解,把握投资窗口期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能量密度翻倍,A股概念股迎来爆发期!6家核心概念股解析
工业母机板块沸腾,这些核心概念股或成下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