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第1骑兵师的重型装备正在通过铁路和公路向波兰东部边境快速集结。 这支被称为“铁骑军”的王牌部队,此次调动了包括348辆M1A2主战坦克、300多辆M2步兵战车以及80余架AH-64武装直升机在内的重型装备。
这些装备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基地出发,横跨大西洋运抵比利时安特卫普港,随后通过内河航运和铁路转运至波兰扎甘军事基地。
扎甘基地距离白俄罗斯边境不足100公里,距离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仅200余公里。 从军事地理角度看,这一距离意味着美军的装甲部队可在数小时内抵达白俄罗斯边境,而战机升空后几分钟即可进入俄罗斯领空。 目前,波兰已在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地区部署了上千名军警,美军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这条前沿防线。
第1骑兵师总兵力约1.6万人,此次部署包括一个装甲旅约4000人及100多辆坦克装甲车辆。 该师参加过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是美军为数不多的重装部队。 选择将这样一支战略级别的部队部署到波兰,被军事观察家视为美国准备在东欧长期保持高强度军事存在的明确信号。
德国一个装甲旅正在进入立陶宛,瑞典一个机械化旅正在向芬兰移动。 德国计划在立陶宛常驻4800人的部队,加拿大也将在拉脱维亚部署2200人的军队。 这些行动使北约在俄罗斯西部边境形成了一条连贯的重兵防线。
北约的军事活动
2025年6月举行的“波罗的海行动”演习有16个国家参与,出动40多艘军舰、25架飞机和近9000名军人,重点演练反潜和防空课目。 今年8月至9月,德国主导的“四驾马车2025”系列演习吸引了13个国家参加,约8000名士兵参与了无人机防御、网络战等内容的训练。
瑞典军队近期在哥特兰岛部署了RBS-15反舰导弹系统。 该岛位于波罗的海中心位置,部署于此的反舰导弹射程可达300公里,能够控制大片海域。 由于波罗的海相对较小,这种轻型海军兵力和反舰导弹的组合,被认为是对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出海口的有效封锁手段。
俄罗斯面临严峻态势
芬兰2023年加入北约后,俄罗斯与北约的陆地边界增加了1340公里。 如今,波罗的海几乎成为“北约内湖”,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处于北约成员国的包围之中。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出海口也被北约国家封闭,南北两线均为北约成员国。
北极圈内的军事活动也在同步升级。 北约在阿拉斯加组织了“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2025”北极演练,测试高纬度作战能力。 作为回应,俄罗斯不仅在新西伯利亚群岛军事基地部署导弹系统,还定期派出图-95战略轰炸机前往阿拉斯加海岸巡航,每次巡航时间长达13小时。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方面采取了直接的反制措施。 两国已合作部署“榛子”导弹系统,该导弹射程超过4000公里,从白俄罗斯西部发射,15分钟内可抵达柏林,20分钟内能覆盖伦敦、巴黎等欧洲主要城市。 其速度高达10倍音速,目前尚无有效拦截手段。
地区紧张局势
2025年9月,丹麦军事设施和哥本哈根机场附近多次出现不明身份无人机,导致北欧繁忙的哥本哈根机场关闭数小时,另外五座小型机场也临时关闭。 北约随即宣布增强波罗的海地区任务部署,增派至少一艘防空护卫舰及情报、监视与侦察平台。
波兰战机在俄军攻击乌克兰时,拦截了侵入波兰领空的无人机。 这是波兰和北约部队首次与疑似俄方无人机发生直接交火性质的军事行动。 乌克兰方面称此类事件是俄罗斯在“试探西方”的反应。
北约于2025年1月启动的“波罗的海警戒”任务正在升级,新增装备将强化该任务的执行能力。 此外,北约还启动了“东部警戒”任务,旨在加强欧洲东部边境的防御。 这些行动表明,北约正在将其东部边界带全面军事化。
冷战结束后,北约经历了五轮东扩,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32个。 1999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首批加入;随后,波罗的海三国及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相继入盟。 北约的防线由此向东推进了1000多公里。
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曾警告北约东扩会孤立俄罗斯并破坏欧洲安全。 普京执政后,这一立场明确,尤其反对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
当前的美军部署地点波兰热舒夫基地,位于波兰东南部,距离乌克兰边境仅约100公里。 该基地已成为北约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装备的主要中转站。 波兰不仅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还多次提出让美军永久驻扎。 目前美军在波兰的驻军规模已达1.1万人,这还不包括其他北约国家的驻军。
历史维度上,当前局势让人联想到1961年的“检查站查理”事件。 当时美苏坦克在柏林对峙近一天,双方坦克近时仅相距数米。 美国甚至将名为“大卫·克罗克特”的战术核武器部署到战场,世界一度濒临核战争边缘。 此次危机通过后台外交渠道化解,双方坦克各自后退5米。
与冷战时期相比,当前北约与俄罗斯的接触点多,技术条件也复杂。 无人机入侵领空事件、网络攻击手段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使得危机管控难度显著增加。 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动用新型多域装备,开展大力度警戒行动,正是对这种安全环境变化的反应。
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母港摩尔曼斯克距离北约在挪威的部署点仅几百公里。 该舰队掌管俄罗斯的战略核潜艇力量,是俄罗斯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约部队在这一方向的活动,因此被视为对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直接窥探。
在俄乌战场,西方持续加码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并不断放宽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 俄罗斯则推出了新版核威慑政策作为回应。 战场之外,波兰领空、立陶宛边境乃至波罗的海上空,擦枪走火的风险在不断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