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紧急飞往以色列,突然宣布停火谈判政策转向“全有或全无”——要么一次性解决所有人质和停战问题,要么彻底谈崩。 这一强硬表态背后,是加沙地带触目惊心的现实:151人因饥饿死亡(89名儿童),瘦成“活骷髅”的以色列人质视频震撼全球,而英法加三国正联手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美以陷入空前孤立。 威特科夫的“豪赌”能否破局? 答案藏在加沙的废墟与华盛顿的权谋中。
特朗普的中东特使威特科夫于7月30日抵达以色列,这是自今年1月特朗普上台后其首次到访。 此次行程的背景异常紧迫:法国宣布计划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则警告若以色列拒绝加沙停火,将同步跟进。 加拿大紧随其后表态支持“两国方案”。 三国联合施压,迫使内塔尼亚胡政府紧急应对。
威特科夫在8月2日与以色列人质家属会面时透露,美国已改变谈判策略,从分阶段停火转向“全有或全无”方案,要求哈马斯一次性释放所有剩余人质,以色列则需承诺永久停火。 这一转变的直接诱因是人质危机升级: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于7月31日、8月2日先后发布两名以色列人质的视频,画面中人质骨瘦如柴,被家属称为“活骷髅”。 以色列民众要求政府救人的呼声达到顶点。
加沙的人道灾难同样骇人。 联合国报告显示,5月下旬以来近1400名巴勒斯坦平民在争夺援助物资时死亡,仅7月最后两天就有超百人丧生。 世界粮食计划署证实,超过三分之一的加沙人连续多日无食物可吃。 加沙卫生部统计,因营养不良死亡人数升至151人,其中89人为儿童。 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的影像中,6岁女孩米斯克·马德洪体重仅4公斤,因饥饿导致脑萎缩。
面对国际压力,以色列选择强硬反击。 内塔尼亚胡在8月3日公开宣称哈马斯“无意停火”,决心“消灭”该组织。 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警告全面占领加沙可能制造“陷阱”,但内塔尼亚胡仍倾向于推进这一计划。 以色列议会更于7月23日通过议案,呼吁政府吞并约旦河西岸地区,试图造成既成事实。
美国的矛盾政策加剧了危机。 威特科夫声称“目标不是扩大战争”,但美国从未停止对以军援。 自冲突爆发至2024年中,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超过2.5万枚炸弹、导弹及防空系统。 美军第六舰队持续驻守东地中海,为以军行动提供情报支持。 在联合国,美国单枪匹马否决了4月“建议接纳巴勒斯坦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
国际社会的孤立态势日益明显。 7月29日,沙特与法国联合主持联合国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17国及欧盟、阿盟全体成员签署《纽约宣言》,支持落实“两国方案”。 美以双双缺席。 英国首相斯塔默直言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历史责任”,法国总统马克龙更将9月设为承认时间表。 此前,西班牙、挪威等五国已率先承认巴勒斯坦国,全球承认国增至147个。
军事对抗的风险同步攀升。 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的交火从边境向纵深蔓延,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商船威胁航运安全,伊朗与以色列陷入“边缘战争”状态。 美军为此增派“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及核潜艇至东地中海,并在波斯湾加强军备。 中央司令部承认,中东基地遭袭风险已达“临界点”。
威特科夫的访问最终未能公布实质性成果。 卡塔尔和以色列均未透露会谈细节,特朗普要求的“加沙人道现状评估”也无公开结论。 与此同时,以色列情报局长巴尔内亚紧急赴美,试图在华盛顿开辟第二谈判战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