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中国研究组 | 栗栗通
编辑、统筹 | 莫蒂
制作 | 栗栗通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者被赚。”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判,也是最有魔力的杠杆。
当投资者在羡慕美股长牛,为标普500指数30年年化10%的复利回报惊叹时,鲜有人意识到,A股同样藏着一批“闷声发大财”的老将,他们掌舵的基金穿越多轮牛熊,以20年10.32%的年化收益展现出不遑多让的竞争力,用实践证明A股也能实现复利的力量。
今天,我们把聚光灯打向这批“真正的长跑型基金”,一起看看20年后,这批最早的主动权益基金如今怎么样了。
时隔20年,长跑基金“成绩单”盘点
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全行业管理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单季度增长超2.24万亿元。这一数字背后,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自1998年起步,就经历了2001年-2005年四年熊市,2005年A股在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陷入持续低迷,上证指数一度跌破1000点。在这段市场信心极度匮乏的时期,一批眼光长远的基金经理逆势布局,悄然成立了如今公募行业的“元老级”产品。
二十年过去,这些诞生于市场低迷期的“拓荒者”仍在坚守。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市场上成立满20年的主动权益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共85只,占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总量(只计算初始基金)的1.85%。
从整体表现看,这85只“20年基金”的算术平均年化收益率达10.34%,显著跑赢同期上证指数6.13%的年化涨幅(数据来源:Wind,2005.7-2025.7)。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48只基金年化收益超10%,2只超15%,真正实现了“时间玫瑰”的绽放。
其中,华夏大盘精选A(000011.OF)自成立以来(2004年8月11日-2025年7月31日)以年化18.30%的收益率位居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榜首。富国天瑞强势精选A(100022.OF)自成立以来(2005年4月5日-2025年7月31日)以年化15.23%的收益率位居榜二,是唯二的20年年化收益超15%的产品,成为长跑冠军中的佼佼者。
从规模来看,20年里许多产品规模增长同样惊人。广发稳健增长A(270002.OF)从最初的22.97亿元起步,如今已成长为百亿级别的“巨无霸”。2025年中报显示,基金最新规模达110.34亿元,虽然较2020年的规模巅峰缩水6成,但仍是85只产品中唯一一只规模破百亿的基金。
当然,在这些长跑基金中,也有失败的案例。数据显示,85只基金中仍有4只累计收益未跑赢上证指数(年化收益低于6.13%),多为过度依赖周期股或持股集中度高的产品。表现最差的大摩基础行业(233001.OF)年化收益仅3.11%,基金规模从成立最初的18.55亿元,一路下跌至2025年中报的0.4亿元,近四年最大回撤超70%。
穿越20年牛熊,长跑健将的共性制胜基因
回看这些业绩优异的长跑基金,他们成功的共性离不开基金公司“稳定+迭代”的投研体系,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不断进化的市场适应能力。
过去20年,A股经历了2003年-2007年“五朵金花”与大宗商品齐飞;2013年-2015年并购浪潮下移动互联、手游影视成为“市梦率”的代名词;2016年-2020年供给侧改革中消费升级、核心资产开始崛起;2021年-2022年双碳目标驱动,新旧能源切换;2023年至今,AI浪潮成为新引擎。
在市场主线的更迭中,优秀的长跑基金成功抓住了时代β,享受了产业红利。同时,基金公司建立了“标准化+迭代”的投研体系,即使基金经理会变,优秀投研平台与方法论也是“铁打的营盘”。
以华夏基金为例,其权益研究部覆盖30个细分行业,研究员平均从业超8年,形成“深度报告-数据验证-组合构建”的闭环流程。
这种工业化生产模式,使得即使基金经理更替,新任管理者仍能沿用成熟框架,确保策略连续性。就像华夏大盘精选A(000011.OF)在王亚伟时代奠定“自下而上+集中持股”基因,后几任经理在白酒、医药、新能源上不断迭代,带领基金净值不断创造新高。
此外,这些成功的基金公司都有健全的人才传承体系,除了内部建立“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晋升通道,还采用双轨制外聘成熟人才。易方达实行的“核心基金经理+行业专家”集体决策模式,不仅实现了投资策略的“与时俱进”,还规避了单一人员的错判风险。
由于是长期投资,在面对市场危机时,优秀的基金经理具有危机意识,及时调整持仓,通过降杠杆、卖出流动性差估值高的标的、增加现金奶牛等避险资产的方式保存实力,实现收益与风险的有效平衡。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那些存续20年的基金,早已不是简单的投资工具,而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微观见证者”。它们用净值曲线记录了从股权分置改革到注册制落地的全过程,用分红再投资诠释了"时间是优质资产的朋友"。
正如彼得·林奇所说:“投资就像打网球,不需要每次都赢,只要比对手少犯错就行。”在A股这个年轻的市场,优质资产的长期价值终将被挖掘,当你下次再羡慕美股长牛时,不妨回头看看这些长跑基金——它们早已用时间证明:复利,在中国同样闪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