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旅行,人们往往会注意到一种极为独特的景象,这在其他国家实属罕见。无论是出现在机场、车站这些枢纽地带,还是政府机关、商场、工厂车间,甚至中小学教室,无数场所都悬挂着一幅乃至两幅已故最高领导人的画像。显而易见,这些画像的存在并非偶然。
在当地民众这些领袖的肖像具有极高的神圣性。对于朝鲜人来说,画像不仅仅是纪念,更是深切怀念和无限敬仰的象征。许多人视其为无价之宝,甚至在诸如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肖像的优先级高过自身财产,乃至生命。社会流传着无数关于百姓在危难关头舍身守护领袖肖像的故事这些事迹不断被讲述,广泛宣扬。那些在危难时刻表现英勇的人物,不但获得各类荣誉称号,还成为社会学习的榜样,各级政府也不断号召百姓向他们看齐。
2012年,一位年仅十四岁的女学生韩贤勇,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将家中的已故领袖画像举过头顶,最终不幸遇难。她的行为被政府高度评价,不仅她本人受到表彰,她的父母及教师也被嘉奖。后来,韩贤勇生前就读的小学还以她的名字命名,以此缅怀与纪念她的英勇。
再如2006年,某地突发泥石流灾害,一名名叫金胜镇的矿工,在疏散时选择先抢救家中的领袖画像,而不是私人财物或家人。这种举动为他赢得了矿区的嘉奖。朝鲜中央通讯社对此类事件评论称:“朝鲜人民心怀崇高信念,为了领袖可以不惜生命。”报道中特别提及,在洪灾等灾难之中,由于守护肖像而献身的人远不止一位。
步行在平壤街头,已故领袖画像随处可见。象征着国家核心的金日成广场上,两幅巨大的领袖肖像高悬中央,无论是阅兵还是庆典,都环绕着这一中心景观。城市各级机关楼宇上,画像同样位于显眼位置。尽管电力供应紧张,夜晚常有停电,但用于照亮画像的灯光却始终保持通明,仿佛在黑暗中也不会熄灭对领袖的敬仰。
从新义州出发坐火车前往平壤的旅途中,路过的小城和村庄、铁路沿线的教学楼、站台,几乎每一栋重要建筑中央都悬挂着领袖肖像。铁路两旁的宣传板上,展示着领导人下基层视察的油画;车站的平台上,游客也能看到印有领袖语录和肖像的宣传墙。
在平壤的高等学府,包括有“朝鲜的清华大学”之称的金策综合工业大学,主楼同样悬挂着已故领袖的画像。公共交通同样不例外无论是公交车车厢,还是地铁列车或站台,随处都能见到这些神圣的画像,令人印象深刻。朝鲜各地这一现象,无不体现出民众对于领袖的怀念与由衷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