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的动作,拼命似的努力,真没在客气。中东局势逐步升温,俄乌这出戏,早就从国际热点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为了挽回自己的发言权,泽连斯基这几天不断冒出各种令人震惊的话语,真是没完没了。
九月下旬,在联合国大会上,泽连斯基竟然公开宣称要全面放开乌克兰的武器出口,这事儿挺令人惊讶的,尤其是在乌克兰军队武器还挺紧张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他的意思。
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藏着掩着地提醒克里姆林宫,得让俄方知道自己的防空洞在哪儿,“要是他们不停止打仗,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得知道”。
这番近乎带点威胁的说法,实际上反映出乌克兰前线的战事愈发紧张。根据最新的战场动态来看,乌克兰目前的情况确实挺不妙。
特朗普在9月23日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挺吸引眼球的文章,里面说到“乌克兰在欧盟的鼎力帮衬下,完全可以应对各种挑战,最终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番说辞被外头人士认为是特朗普对乌克兰问题立场上的一个大转变。不过细细想想,他特别提到“在欧盟的帮助下”,而不是说美国自己直接出面,这其实也揭露出美国想要推卸责任的心思。
特朗普态度变化的背后,其实少不了两个重要人物的推波助澜。美国乌克兰事务特别代表凯洛格以及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沃尔兹,都多次向特朗普强调,俄罗斯在战场上的动静没啥太大起色,距离真正胜利还差得远呢。
他们还专门用最近的战场情况来举例子,强调俄军没能攻下红军城,这事儿正好说明问题。
实际上,战场上的状况远比那些官员向特朗普报告的要复杂得多,虽然俄军还没有彻底攻占红军城这个南顿涅茨克地区的重要点,但实际上红军城已经深陷在俄军的包围圈里了。
更要紧的是,为了守住这个据点,乌克兰动用了自己最后的战略储备。
这样一搞,后续的麻烦真是麻烦得很。军事专家透露,俄军已经占据了库皮扬斯克北边的区域,这就说明乌克兰在别的战线上防守出大问题啦。
库皮扬斯克作为乌克兰北部连接俄罗斯的重要铁路要地之一,战略价值不比红军城差。不少乌军为了巩固红军城,调出了一部分兵力,导致库皮扬斯克的防线出现了漏洞。
从整体的战略布局来看,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充分暴露了乌克兰军队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严重短缺。
每次一出现危机的战线,乌军就得从那些相对稳定的战线上调兵力。不过,这种临时的办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困,反倒可能在别的地方开出新的漏洞。
泽连斯基最近的外交姿态也暴露出他的紧张情绪。9月17日,他说乌克兰已经准备好停火,这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简直难以想象。
他还提到愿意和特朗普以及普京会面,可就是不打算跑到莫斯科去。这些细节都显示,乌克兰这边其实已经在为可能的谈判做些准备了。
但泽连斯基那边的威胁性发言又透露出一番不同的情绪。据一些报道,泽连斯基说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和军工厂,已经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直接支持”。
他的说法显而易见,就是想让美国更加深陷这场战火,靠制造一些既定的局面,来阻止任何和解的希望。
从军事角度分析,乌克兰眼下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某个战场上赢输如何,而是整体作战能力在逐渐减弱。战略预备队的派出,实际上也反映出前线兵力的压力已经挺大了。
当一支军队开始调动最后的预备队,基本就意味着它已经没法掌握主动权了,战略上的主动性也快耗尽了。
更引人关注的是,波罗的海和北欧地区的领导人在丹麦哥本哈根会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泽连斯基正在积极展开外交努力,希望在达成和平协议、结束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冲突后,能进一步巩固对基辅的安全保障。
这显露出乌克兰高层已经在筹划战后安全体系,哪怕不说,也是个挺关键的信号啦。
从国际局势的角度看,乌克兰最惦记的,还是担心外界的关注度会转移走。
中东局势渐趋紧张,确实让国际媒体和各国政府对俄乌冲突的关注有所转移。泽连斯基那些“惊人之语”,其实也是在试图重新抢占舆论的高地。不过,这样的做法也藏着风险,太过激烈的言辞可能会让支持者心里打鼓。
特朗普的态度变动确实让泽连斯基有点盼头,不过,这样的转变还能坚持多久,谁也说不准。
他一向以务实主义闻名,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一旦变得难以回避,他的态度也可能会再度转变。至于特朗普强调欧洲的责任,这其实也在暗示美国不太想承担太多的费用。
战局的发展多半是靠实力比拼来定调的,而不是靠那些外交上的空话套话。
现在乌克兰遇到的难题在于,一方面得在战场上坚持住,保证有足够的抵抗力量;另一方面还得在外交上拼命争取更多的支援。
可随着战略预备队开始投入作战,乌军的行动空间变得越来越有限。
不过,战争的最终结果可不能光看军力,国际局势的转变也起着关键作用。乌克兰要想熬过这段难关,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国际社会的态度咋样,以及各方面的政治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