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老实话,最近德国在这一出乌克兰剧场里的表现实在是让人有点挠头,是不是觉得他们一边说自己家底薄得可怜,一边又咬牙给乌克兰塞先进武器,真是够矛盾的,你说是吧。
前脚还喊着“库存见底、撑不住”,转身就抄家伙准备把手里仅剩的五套爱国者全数送给乌克兰,德国这操作也太拼了点,看着都替他们后背一阵发凉,说句不夸张的,如果真这么干,自家防空不是成筛子了吗。
偏偏美国在这波买卖里笑眯眯地数着钞票,人家一句话,德国必须掏三十亿美元去市场价采购新货,德国人自嘲说自己是北约提款机,讲真的,这话一点都不冤枉。
美国倒好,不带折扣不讲情面,反正你德国只要敢出头,就给你搭台唱戏,还帮你把瑞士那笔生意给切了,德国本来卖给瑞士的爱国者直接被拦胡,现在全倒向援乌,德国有点像那种热心肠的队友,钱也出了,装备也没了,还得再掏腰包补库存,但最后钱和装备都流向了华盛顿那头军火工厂的大门。
这戏码看着就熟悉,无非就是“你出钱我出货,他送命”,分工合作相当默契。
反观俄罗斯那边,最近刷视频都跟养成习惯似的,一天一个说法,这会儿炸掉一套爱国者的雷达,过会儿又拍下发射车被毁画面,乌克兰这武器消耗速度之快,说它像往火里扔钱,一点都不过分。
一颗导弹几百万绿币,专门拿去打俄军几万块一架的无人机,这做派纯粹有点不计成本的意气,怎么看都是一笔血亏。
德国其实用得很纠结,你说他们真心想帮乌克兰赢战争吗,恐怕更像是在北约里争当头牌,“老大哥的光环不能让法国抢了,英美盯着,自己也想作出点样子”,奈何经济本就不景气,这钱扔出去要见血的,国内外喊着压力山大,最后就演成了这副两头不讨好的气氛。
再提一句,德国陆军那个少将在幕前都快成带货主播了,隔三差五就催着乌克兰“赶紧用无人机去敲俄军的场子,找机会就炸他们工厂、机场”,乌克兰倒也听劝,搞偷袭是来真的,图-95轰炸机都让炸过好几架。
可惜俄国那边一点没慌,据说无人机月产量翻了十多番,好像越打越能造,一个字:硬。
德国这帮政客嘴上一套、背后一套,前几天还在跟经济智囊团争吵,“现在经济这么拉胯,怎么还有多余的钱给乌克兰烧”,大伙本来以为能劝住,结果新闻一上来,转头又宣布“增加军费,继续对乌提供支持”,这种反差真是令普通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实际战场上,乌克兰的苦日子也没到头,西方的装备大都花钱订货,运输路上还会被俄军盯着打,到了前线用不了两天被轰光,这种消耗,谁受得了。
美国媒体还偷偷爆出了德国教官进乌现场“帮忙培训”的事情,表面上是搞技术升级,实际上谁知道里面参不参战,真要被捅出证据,那北约跟俄国可就是“撕破脸的实锤”,打嘴仗都来不及。
俄罗斯倒不急,他们这阵子空天军又上新玩法,用巡航导弹、高精炸弹轮番敲乌后方,乌克兰守都守不过来,一个字,就是猛。
要说德国这招“绑上北约战车”到底值不值,真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德国算得上是背水一战了,自家底气本就不够,又硬着头皮掏空装备,还得忍受美帝的订货慢、供货烦,多少带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味道。
有人说德国这样做是图什么,实打实想当欧洲老大,结果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明明北约说是集体防御,说白了不就是美国带头,美国出了脑,美国也顺道把自己东西推销给欧洲小弟。
德国没硬气下狠心反抗,反倒成了主动掏钱的“榜样”,以后你批评波兰、批评法国,他们就甩出“德国做了榜样,你们不能落后吧”,压力立马转嫁给其他北约国家,德国人这把算是躺枪。
这几个月德国国内对军费上升的争论可以说是闹得风生水起,民众普遍觉得现在经济一团乱麻,失业率攀升,物价还在涨,政府偏偏还把大把的钱往乌克兰送,普通纳税人一脸懵“我家饭锅快揭不开,该给的社会福利一分没加,却把救命钱轰隆隆地空投到了遥远的东欧壕沟里”,气不打一处来。
再瞅瞅美帝那边,军火商都快笑成花儿了,你德国掏钱,我给你备货,顺便淘汰点库存在账上造个新锅,连订单都是现成的,欧美盟友有几个不想在这场零和游戏里捡个现成便宜,德国这回真是吃力还不讨好。
说起俄乌战场的局势,俄军推进还在缓慢进行,“德援乌”这点火力,并没出现什么扭转性的效果,反倒是北约越来越多国家卷进来,外行看热闹,内行都心里有数:真正赢家还是美国,德国苦哈哈替人打工,乌克兰拼命到头还是“靠天靠美国”,俄罗斯表面损失不小,产能却越打越旺,谁输谁赢,真不敢说。
有意思的是德国这次算是公开把自己拴在了北约战车上,本想图一把国际威望,结果反手成了军火老板的生意“韭菜”,现在外头“北约威慑”“自由捍卫者”这些名头大得很,德国人实际一算账,这戏码谁都聪明,最后都是替别人在演。
要说德国现在的处境有点像在赌场里当托,自己下了血本,能不能赢钱还得看美国一句话,乌克兰这摊子事德国再怎么折腾,也终究不是主角,充其量是个显眼的配角,美俄才是真正掌控大局的玩家。
至于俄军损失惨重这说法嘛,看看俄国近来产能表现,说实话局外人是一知半解,毕竟数据都是自家说了算,但德国这边库存真空、装备持续补不了是肉眼可见,用唱衰俄罗斯来掩盖自己压力,这种宣传操作眼熟不,网络热词都玩上了,实际该慌的还是德国本身。
你说北约背后撺掇,乌克兰扛枪卖命,美国收割巨利,俄罗斯越战越勇,这一出四方大戏,最后到底谁成大赢家。
德国人以为自己能当导演,结果到头来发现不是主角也不是刀俎,而是舞台上最卖力的幕后推手,也是最操心、最花钱的那个。
诡异的是,眼下局势已经成型,德国想脱身也难了,爱国者库存空空如也,要想补货,只能看美国军工褒奖不褒奖你,供应慢则慢,贵则贵,工期一拖几个月不新鲜,德国真“被卖了还得帮人数钱”,比馅饼变脸还快。
真实情况就是,北约在幕后推波助澜,德国花钱供人供货,美国坐地收租,乌克兰死磕前线,俄罗斯倒霉一阵后又满血复活,几方都没把握把局收回来。
德国新近的这番操作,说是自愿,其实也是半推半就,国际大局里谁都没得选择,卷进泥潭就是这个味儿:想脱身就要先认栽,想硬着头皮干,就得咬牙熬下去,只是不知道德国人窝在兵工厂和议会里,深夜是不是也会问一句:我图啥。
大家怎么看德国这一波操作,是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是其实另有盘算,欢迎底下开麦聊一聊,说说你怎么看“北约冒险,德国陷泥”。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