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冯巩的家底有多厚?太爷当总统,爷爷开的厂,至今家喻户晓!

冯巩的家底有多厚?太爷当总统,爷爷开的厂,至今家喻户晓!

每年春晚,冯巩那句“我想死你们了”一出口,全国人民都乐了。可谁能想到,这位逗乐大家几十年的相声演员,家谱往上翻三代,翻出来的名字,个个都让民国史抖三抖。

这事儿听着就跟段子似的,可它偏偏是真的。冯巩的太爷,冯国璋,就是历史课本里那个北洋三杰之一。

说起这位冯总统,他的人生开局可一点都不风光。河北献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老爹考功名没考上,把家底折腾得差不多了,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紧巴。

冯国璋打小就不甘心,书读得还行,可家里穷得叮当响,只能到处打零工补贴家用。十六岁那年,他心里那股火再也压不住了,揣着点墨水,托关系跑去大沽口当了兵。

一个半大小子,谁能料到他日后能搅动风云?

在军营里,能识文断字就是个宝。上头一看,嘿,这小伙子不错,是个可造之材,就把他送进了天津武备学堂。那地方,搁现在说,就是顶级的军事院校,孙中山、段祺瑞那帮人,都从那儿出来的。

冯国璋在学堂里是真下功夫,人称“北洋之狗”,这外号听着不咋地,可说的不是他谄媚,而是他那股子狠劲和韧劲。后来进了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他凭着这股劲儿,一步一个脚印,硬是从大头兵熬成了带兵的官。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天下大乱。冯国璋这人精明得很,他谁也不站,就瞅着风向。有人骂他滑头,可乱世里,能活下来还能站稳脚跟的,哪个不是人精?

袁世凯想当皇帝那会儿,他的态度也是含含糊糊,既不拍手叫好,也不拍案而起。等老袁一倒台,他反倒平平安安,没惹上一身骚。

1917年,时局硬是把他推上了代总统的位子。听着是风光无限,可那屁股底下坐的是个火山口,各派势力斗得你死我活,他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干了半年,身心俱疲,也就退了。可不管怎么说,一个农家子弟,能坐进总统府,这本身就是个传奇了。

老子的江山,儿子未必能守住,这话在冯家好像不太灵。冯巩的爷爷冯家遇,那才叫一个狠角色,他看透了,枪杆子里的权靠不住,真金白银的产业才是硬道理。

冯家遇从小就不走寻常路,他爹让他去念军校,他扭头就去了德国,学的还是化学冶金。德国人的严谨,算是让他学到了骨子里。

一回国,他没像别的衙内那样吃喝玩乐,先是在兵工厂干了几年,摸透了门道,然后立马转行,一头扎进了实业。

他看准了当时没人瞧得上的油漆产业。靠着在德国学的化学知识,他跟几个朋友合伙创办了东方油漆厂,捣鼓出来的“灯塔牌”油漆,那质量,在当时的天津卫,就是免检产品,一下子就火了。直到今天,灯塔牌油漆还是个响当当的老字号。

冯家遇的野心可不止一个油漆厂。他四处布局,玩起了多元化经营。银行,他掺了一脚,当上了中国通商银行的董事;电力,他买下天津电力公司的股份,亲自下场管理。

你别看他爹是军阀,他这脑子,比当时任何一个军阀都转得快。他懂金融,懂产业,更懂什么叫风险对冲。

抗战爆发,日本人想拉他下水,请他出任伪职。冯家遇梗着脖子就是不干,私底下还偷偷拿钱资助抗日队伍。这骨气,在当时的天津工商界,是人人都得竖大拇指的。

冯家这爷俩,一个在政坛上长袖善舞,一个在商海里劈波斩浪,路子完全不同,可都活成了人尖子。

除了文的,冯家还有武的。冯锷,冯国璋的第三子,算是继承了老爹的军事基因。黄埔一期毕业,根正苗红,一腔热血全都洒在了战场上。

北伐战争,他敢打敢拼,很快就崭露头角。全面抗战爆发,他带着部队在淞沪会战的罗店,跟日军硬碰硬,打得天昏地暗。手下的兵都说,跟着冯团长,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长沙会战后,他不幸被俘。日本人一听这是冯国璋的儿子,乐坏了,以为捡到个宝贝,威逼利诱想让他当汉奸。可冯锷骨头硬,愣是没点这个头,在牢里受尽了折磨。

后来被自己人救出来,他又回到了战场,继续跟日本人死磕。这种硬汉,在那个年代,就是国家的脊梁。

内战后,他去了台湾,脱下军装,开始埋头整理抗战史料,算是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

提到姓冯的民国大佬,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冯玉祥。他跟冯国璋家不是一脉,但也是北洋系里出来的一条好汉,只是路子更野。

他的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反转。一会儿是拥护清廷的军官,一会儿又是把末代皇帝赶出紫禁城的将军;一会儿跟蒋介石拜把子,一会儿又跟共产党人走得火热。

有人说他反复无常,是“倒戈将军”,可他自己心里有杆秤。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虽然失败了,可那是1933年,全国大部分人还对日本人抱有幻想的时候,他第一个站出来打了。就凭这点,谁都得敬他三分。

1948年,他应邀回国参加新中国的筹备工作,却在黑海的轮船上因火灾遇难,一生传奇,落幕也如此突然。

一个家族的百年沉浮,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冯家的后人,有的留在大陆,有的远走他乡,在各自的领域里开枝散叶,再也不复当年的权势滔天。

冯巩站在舞台上,用他的幽默给我们带来欢笑。我们看着他乐,很少会去想,他那张笑脸的背后,承载着怎样波澜壮阔的家族记忆。

说到底,家世这东西,有时候是垫脚石,有时候也是甩不掉的包袱。冯家的故事,有金戈铁马,有商海浮沉,最终回归了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或许,这才是历史最有意思的地方,再大的传奇,终究也要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