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国际有色全面上涨,2025年8月29日,国际有色金属市场最新报价

伦铜昨晚只微微涨了0.04%,四美元,而沪铜却一口气拉高了二百五。 一边静如止水,一边热浪翻滚。 金属市场的分裂,从未如此明显。

这一切的躁动,早在八月中旬就埋下了伏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句“对降息持开放态度”,像颗炸弹扔进平静湖面。 市场疯了,交易员们把九月降息的预期概率一口气推高到87.2%。 美元应声走弱,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集体仰头,金属市场迎来一波猝不及防的价值重估。

铜,第一个站起来。 没人料到这波行情会如此猛烈。 LME期铜一度冲破10000美元/吨,创下近三个月新高,逼空行情迅速扩散。 库存成了很紧的弦,LME铜库存在八月底锐减到9万吨,是二十二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贸易商们疯狂囤货,就怕慢人一步。 为什么这么急? 原来特朗普政府正在酝酿对铜进口加征25%的关税,没人敢等到靴子落地。

沪铜主力合约价格逼近八万元大关,而国际市场上纽约铜也在紧跟步伐。 华夏基金用八个字概括这个局面,“弱美元、弱供应、强消费、高价格”。 供应跟不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矿产开采这些年严重滞后,而政策预期扭曲了库存配置,全球铜贸易流正在被改写。

白银也不甘寂寞。 COMEX白银期货在八月二十九日涨了1.36%,报39.24美元/盎司。 白银一向被视作“穷人的黄金”,它和黄金走势高度相关,但更依赖工业需求,光伏、芯片制造都得用它。 市场容量小,价格波动就大。 2025年以来银价涨幅只有黄金的三分之一,新能源需求起起伏伏,始终拽着白银的翅膀。

金铜比一度跌到3.2的历史新低。 黄金的金融属性彻底压倒了工业金属的周期波动。 投资者不是在买金属,是在买避险情绪。 经济前景一旦蒙上阴影,资金第一个冲向黄金。

铝和锌就没那么幸运了。 沪铝夜盘小幅下跌,国内消费正值淡季,社会库存持续累积。 高价之下,持货商拼命出货变现,下游却接盘犹豫。 伦锌虽然涨了二十美元,但国内锌锭库存也在增加,下游各板块订单低迷,锌价始终被压得喘不过气。

真正的黑马藏在稀有金属里。 钴价因为刚果金延长出口禁令三个月,突然发起了冲锋。 该国占全球钴供应量的70%以上,禁令一出,市场立马紧张起来。 贸易商惜售,冶炼厂开工率冲到年内最高,一周之内钴价大涨12.2%。

锑价很是夸张。 国内价格飙到每吨十七万元,内外价差缩小到二十万元以内。 氧化锑出口审批开始放松,阻燃母粒出口增长,需求端肉眼可见的回暖。 但供给就是跟不上,北方矿山冬季停产还没完全恢复,三月锑锭产量预计只比二月多2%-3%。

锡也在悄悄走强。 伦锡一晚涨了三百一十五美元,宏观情绪转好,供应边际趋紧。 去库加速直接支撑价格反弹。 但高价开始抑制采购,下游有点跟不上节奏。

政策还在不断添柴加火。 工业和信息化部即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名列其中。 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给成为高频词。 “反内卷”政策试图解决终端消费疲软和行业利润萎缩的问题。

二级市场早已闻风而动。 有色金属指数一个月累计上涨8.74%,在申万行业指数里排第二。 北方铜业、湖南白银纷纷涨停,紫金矿业、洛阳钼业、铜陵有色根涨,幅度都在6%以上。 资金的目光牢牢锁定了这个板块。

海外市场一样不平静。 LME期镍收涨一百三十二美元,报15263美元/吨;期锡也涨了二百四十九美元。 但期铅独跌一美元,期铝虽然涨了但幅度微弱。 不同金属的命运,在同一个夜里分道扬镳。

黄金贵得有道理。 它不是普通的金属,而是“终极货币”。 全球债务扩张、美元信用削弱、地缘政治重构供应链,这些宏大的叙事,最终都成了黄金的助推剂。 而工业金属还得看经济的脸色。 经济好,铜铝锌开心,经济差,黄金白银变成避风港。

黄金在2024年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4.4%,2025年一季度继续猛涨37.2%,环比还涨了8.9%。 白银根本追不上。 铜铝铅锌锡在2024年都涨了,镍却跌了20.5%。 金属世界的温差,现实得有点残酷。

刚果金控量提价,延长钴出口禁令,中国北方锑矿复产缓慢;LME铜库存掉到九年新低;特朗普的关税大刀悬在空中。 这些事件看起来孤立,却悄悄把整个金属板块推入一场结构性行情。

黄金被捧上神坛,仅仅是因为它不普通。 可当所有共识都倒向“特殊”,那些“普通”的金属像铜、铝、锌、锡,会不会在某一天,让今天的选择看起来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