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现阶段什么是全民一致的目标,赚钱一定算一个,每天上班为了赚钱,辛苦创业为了赚钱,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
但是从下到大,却很少有人教我们赚钱的思维以及怎么去赚钱,哪怕有也都是抱着卖课挣我们的钱的目的来的。
当然了,赚钱这件事情就像是吃饭,没谁把饭喂到你的嘴巴里,特别是先行社会里但凡有一条挣钱的路子,大家都蜂拥而上了。
所以,想要赚钱,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或者想要积累财富去做更有影响力的事的人,要及早去积累一些关于赚钱的认识。
如下,老肖整理了一些个人觉得很实用的八点,分享给大家:
1、想要富有,靠的不是工作,而是解决系统性的问题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达到你期望的富有,需要多少钱?
六位数?七位数?八位数?......
那么,假如你的答案是八位数,什么时候我们能达到富有?其实就是一道数学题,关于我们是否能达到富有的状态,一目了然。
比如我每个月上班月入1W,那么一年不吃不喝能存12W,要到了八位数,至少需要不吃不喝近100年,且在收入幅度不下降不失业的情况下。
一般普通人上班也就20来岁了,工作时间最多30-40年,按照上面的理想算法,能存下大约500W,距离八位数还有一定的距离;
同理,每个月2W,3W,有点机会,但是一旦买房买车养孩子就几乎不太可能了。大多数普通工作的薪资上限就在月薪3W,再往上就很难了。
所以,结论就是如果你对财富有一定的追求,那么上班一定是不能满足你的追求的。因为上班总是在处理碎片化的问题,它的价值是有上限的。
举个例子,在奶茶店里打工,哪怕从摇奶茶做到店长,能够接触的面是有限的,每天只需要考虑如何快速出单满足每天的订单量,同样的,整合资源和创造价值的大小直接和工资挂钩,月薪3K基础,上限天花板也是可以预见的。
但是,我们不知道,打工只是大板块中的一个小小的拼图,奶茶的加盟商在员工的视野基础上,需要兼顾:招人、店铺、原材料和加盟费等。
它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资源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更大,所以能够挣到的钱比员工更多。
而即便这样,加盟商也仅仅是品牌方众多拼图中小小的一块,品牌方则是兼顾:供应链、包装、菜单、广告、选址、营销等。
在加盟商的基础上,整合资源范围更广,它能赚到的是每个加盟商的钱,也包含每个员工能挣到的钱,这样赚钱的天花板可想而知。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是在一个公司当一个螺丝钉,看着老板怎么干的偷师学艺,但是现实情况是,只要你身份是一个螺丝钉,你就永远干不了老板的活儿,或者具备不了老板的思维。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其实说的非常在理,只有在某种位置上,我们才会被锻炼出特定的技能。
所以,想要赚钱,就要及早去扩大自己在赚钱流程上面的拼图范围,范围越大达到理想财富才会有相应的机会可言。
哪些事业是普通人可以扩大事业版图的呢,咱们下面再讲。
2、收入的高度,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如何利用周边的工具
这里说到的工具,不是多高深的科技黑货,而是任何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生产力的东西,包括各种手机APP,最近大火的AI工具。
Chatgpt大火几年,有几位小伙伴实在将它用成了生产工具的?大多数人都拿它当成了聊天机器人和百度工具了,而真正用上它作为生产工具的人,也确实解放了自己的时间,将更重要的时间投入到核心的创造财富的思维上。
我们周围有太多的工具,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到它的功能,比如我们常用的Excel,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是一个数据统计的表格工具,但是实际上它能生成很多有用的模型,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繁琐的数据问题。
又例如,某站某管某书,上面其实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但是更多人把它们当成是娱乐工具,尽都去刷多巴胺视频去了。
当我们做某件事到极致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一个人的时间真的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发挥的价值也是有天花板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利用工具提高生产力,这对于我们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比如,现在写文章,我可以用语音AI输入再润色,比纯手动输入的效率来得快了一倍,剩下的时间我又可以去输出更多的内容。
3、别老想着怎么省钱,把心思放在怎么赚钱上
省钱,的确是储蓄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为了省一些小钱而去消耗自己本就不多的时间和决策精力,实在是不太划算的。
某多某宝某团,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的活动,于是滋生了各种优惠群,很多时候我们买东西为了省钱,需要多平台领券和比价,最后可能省下几十块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我们用掉了一天的决策精力,甚至浪费了最佳的睡眠时间。
出去旅游左右比价,为了找到性价比高的房子,浪费了几天的时间去比较,最后也没有省下太多的钱还耗费了不少精力,还没去旅游就已经在攻略上累趴下了,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问问自己:
这个钱我能够负担么,省下的钱能够改变人生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在理所能力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一个让自己舒适的选择,就OK了。
上面这样的省钱,是得不偿失的。省下的50块富不了,但是节省下来的精力和时间却可以让我们在其他路子上去赚到钱。
如果我们长期靠着省钱的思路去攒钱,能攒到,但是有上限。
如果你想赚钱,甚至实现一部分的财富自由,那么把钻研省钱的那部分劲头放到钻研挣钱上面,你赚到的不会比省的少。
当我们的时薪不足1000元的时候,所有的时间一定要专注在如何提升自己,赚更多的钱上面。
4、如果不能取得睡后收入,那么我们永远都不会富有
睡后收入,这几年这个概念一直很火。大概就是字面的意思,在睡觉的时候都有入账,如果我们没有睡觉的时候也在入账,那么永远都不会富有。
没有睡后收入就意味着,我们依旧在用时间换钱,每天24小时的时间,我们能够支配的也不过8个小时,赚钱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
举个例子,一个技术精湛的理发师,剪头发一次500块,1个小时一个客人,每天8小时连续不断的情况,一天能挣4000块,一个月一天不休息120000,一年大约在100W左右;
但是如果他能够开品牌店,通过别人加盟的形式挣钱,那么每个加盟店的营业额都有他的一部分,这样他就实现了用他人的时间赚钱的目的。
我们现在打工,上班,无非也是的老板赚钱的一环,所以打工人其实不用把全部精力放在打工上面,因为无论干的多好,最终你是赚不到多少钱的。
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去当老板,但是适合普通人去赚取睡后收入的渠道还是蛮多的,例如:做视频博主、写付费文章、卖课、做付费表情包等等。
5、财富的积累,就像是砌墙一样,是一块砖一块砖堆上去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做过一夜暴富的梦,希望什么时候中彩票得到500W,然后去环球旅行。
做梦终究是做梦,不太现实。真实的财富都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一点一点一个阶层一个阶层上来的。
一开始可能是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技能,到后面发现市场需求把自己的技能做成产品,最后通过包装和名声不断地扩大影响力,从一个人变成工作室,成功模式不断的复制,复利效应会越累越大。
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找我做职业规划的同学,他学的是工商管理,但是由于自己很喜欢画画,从初中开始就不断地打磨自己的画画技能,到大学的时候自己通过社交媒体去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一些接商单的机会,从最开始每个月能赚1000-2000,毕业的时候已经每个月能赚1W块左右了。
于是他决定放弃毕业后找工作的机会,自己准备不断扩大宣传,自己去对接客户把这个做成一个生意。
可能有人说,这小孩太厉害了,比起现在一堆堆应届生找不到工作,这个孩子的确是有先见之明的,但是我们忽视了他的投入,从初中到大学毕业,至少九年的时间,其中四年他都是坚持每天雷打不动的四小时去画画。
这个行动力,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如果仅仅是赚钱目标驱动是不行的,更多的是热爱和真心的爱好,才能让一个人在一件事上精心打磨许久的时间。
所以,找到那件我们能做且能一直做下去的事情,那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的财富密码。
不要去高估我们一年之内能做的事情,也不要低估20-30年能够积累到的财富,财富的积累没有捷径,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不要走捷径。
6、所有缺乏长期执行力的想法都一文不值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赚钱的想法,缺少的是行动力,准确来说是长期的执行力。若干年后,你我垂垂老矣,电视采访你为什么没有赚到钱,我们会说:
机会太少了、环境太差了、那时候太年轻了、时间太少了......
总是有不少的借口,但是那些做成事的人,从来都不会把过多的时间留在想法层面。这里有一个记忆深刻的例子。
我记得有段时间,在海外博主的视频中国内的三蹦子也就是三轮车很受欢迎,视频中不止出现一次,周围的老外邻居表示自己很想拥有一辆博主家的三轮车。
其实,但凡看过视频的人都会发现这是一个商机,有市场。但是没有人会行动。
直到后来我在新闻看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凭借把三轮车卖到国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人可能会说,他肯定有资金有背景,不是普通人,而恰恰相反,这个小伙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不普通的是,他干了大多数人都不敢干的事,变成了一个不普通的人。
有人说:长期的执行力*你拥有的点子的价值=最终的价值。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任何有价值的点子*0执行力都等于0,只有赋予它长期的执行力,才能发挥出最终的价值。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不管你有多好的想法,都要想尽办法去实现它,不然不如忘掉它。
因为那种拥有好点子却一直看不到进度的状态是会让人内耗死的。
7、不要借不能帮助你赚钱的钱
借钱,我们会经历向别人借钱或者被人借钱的经历。
例如亲戚朋友买房,甚至娱乐消费。我们自己娱乐消费或者超前消费,于是某呗某贷便成了很方便的提款机,看到什么自己买不起的商品,随手一借,仿佛自己也变得富有起来。
但是,这些虚假的财富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的金钱的基础上,对我们产生不了半点价值,甚至成为了中介公司的收益器。
所以我从来不给亲戚朋友借钱,特别是那些超前消费自己目前财富水平达不到的,如果这个人评估不了自己现有的财富,我们怎么保证他能评估自己未来的财富呢。
其次,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如果钱不够,那么就想办法去赚,避免超前消费,因为你不确定是否未来的自己能接受每个月被催促还贷的压力。
8、用记录和追踪来为自己指明方向
这一条,虽然和财富增长不直接相关,但它对我们保持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异常重要。
上面提到长期的执行力,怎么维持长期的执行力呢,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时刻能看到我们在进步且距离目标的远近,这样我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比如我们去爬山,在很累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们总会问:我们在哪儿了?还要多久到啊?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们快到了,还要半个小时。相信这样的反馈比没有任何反馈一味爬山的你更有向前的动力。
因为知道目标在哪里,能看到自己走过路,达到的成就以及剩下的路程,这些东西很难去看到其实,我之前都有幻想过,是否有一个机器像游戏里面人物生命值哪一种那样去统计人的各项技能和目标达成率。
这样的话,直观多了。比如,我现在120斤,觉得自己太胖了,想要减到90斤,这是一个目标的设定。就这样我运动了,一个月没有动静,可能我就放弃了,因为我看不到过程,看不到距离目标的进度,没有渴望。
那么,怎么利用现在手上的东西,尽可能让目标和过程可视化来赋予自己持续不断的动力呢?数据记录和目标追踪。
还是上面减肥的例子,我要减重30斤,那么我就要通过制造热量缺口来达成目标,拆分成具体的行动就是:少吃+运动。
于是我开始记录每天的摄入量、运动量和每天的体重变化,与目标的差别。这样每天看下来能通过结果与目标的差距不断调整行动,同时也能看到行动的效果,比如一段时间没有变化,是不是要看看是否运动量不足或者摄入量过大,如果运动了一个月,减了5斤,我就能预测到大约半年后我能达到我的目标,这样是不是比盲目定下:一个月瘦30斤的目标要合理一点呢?
很多时候,我们两眼一闭就去做事了,开始的确热情澎湃,但是热情的驱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刺激,很多时候做着做着我们就不知道目标在哪儿或者问题出在哪儿了。
这时候数据的记录和行动追踪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比如之前看到有博主会记录每天自己的粉丝数量变化及同期同类型博主的粉丝变化,当他超过某个博主的粉丝时,他就会把对方标灰以此来激励自己。
用这样的方式,他在自媒体这一块一年做到了40W粉丝,无论是从结果还是过程上,他的这种方式都是可取的。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照着试试看。
所有,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关于八个赚钱的思维,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有用的思维欢迎探讨,希望对你有用。
不会的可以
可以关注“小丑讲干货”领取一份小红书养号教程和教辅资料或者干货资料,这是个长期提供干货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