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站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的讲台上,面对数百名美国高级军官,语出惊人:“我们正在考虑‘战列舰’的概念。 漂亮的六英寸舷侧,采用坚固的钢材,不是那种导弹一打就化的铝。 ”他甚至强调自己是个“注重美感的人”,直言现在的隐形军舰“丑爆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海军宣布,完全自主设计的福建舰已成功完成歼-15T、歼-35隐形战斗机和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三型舰载机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官方发布的宣传片里,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甲板上弹射起飞的画面首次公开,让众多军迷感到“热血沸腾”。
一边是追求“六英寸钢铁”的复古审美,另一边是电磁弹射技术的实战突破。这两条几乎同时出现的新闻,清晰地勾勒出两国海军发展路径的差异。
福建舰成为美国海军之外唯一配备电磁弹射装置的航母。 它的电磁弹射装置比蒸汽弹射的最大能量幅度高出20%,弹射加速度更恒定,能适应从重型战斗机到轻型无人机的各种机型。 这意味着歼-35能以“满油+隐身构型”快速升空执行隐身突防任务,歼-15T则可以“满油满弹”起飞,发挥重载打击优势。
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的上舰,彻底改变了航母编队的战场感知能力。它作为空中核心节点,续航时间更长、飞行高度更高、探测距离远超直升机。 这使得航母编队对相关海域的控制从“阶段性存在”转向“持续性掌控”,空防圈和打击圈大大向外延伸。
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结合舰载机和导弹的射程,福建舰航母作战群的作战半径可极大拓展,使中国海军拥有远海综合攻防能力,其作战半径可覆盖西太平洋第二岛链。
特朗普对战列舰的迷恋并非突发奇想。 他提到已退役的衣阿华级战列舰首舰“依阿华号”,该舰目前作为博物馆舰停泊在洛杉矶。 他回忆那些“带着驱逐舰一同出航”的钢铁巨舰,感叹“那时候没有什么能阻止它们”。
全副武装的战列舰确实曾是美国海上力量的核心。 那些装甲厚重、配备16英寸火炮的巨舰,在上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主宰着海洋,其火炮可发射重约2000磅的炮弹。 但1990年代初,美国最后一艘战列舰退役,它们的时代宣告终结。
《商业内幕》指出,随着航母、潜艇和导弹的杀伤力和远程火力增强,战列舰因高昂成本和人员配置效率低下而被淘汰。 现代海军战略也不再需要大型火炮战舰。
特朗普主张“炮弹比导弹便宜”,但现代战争的关键已转变为射程和精度。 战列舰主炮射程仅约20英里,而现代反舰导弹射程可达数百甚至上千英里。 在真实对抗中,战列舰可能尚未进入主炮射程就被击沉。
金属供应商Wieland Diversified解释,美国军舰使用铝材是为了减轻重量、提高燃油效率,铝还具有耐腐蚀和抗海浪特性。 这与特朗普声称的铝“一旦被导弹击中就会融化”的说法形成对比。
福建舰从2024年5月首次海试到2025年9月完成关键弹射试验,仅用一年多时间,进度远超预期。 这展现了中国造船业的强大实力。 相比之下,美国造船业已衰落至全球商用船舶产能不足全球总量1%的境地。
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兰坦言,海军项目“所有项目都一团糟,表现最好的也晚了六个月,超预算57%”。 以星座级护卫舰为例,该项目已落后计划三年,首舰交付时间比合同签订晚了近十年,且与原设计的通用性仅15%。
特朗普在第一个执政期曾提出“美国海军355舰计划”,但该计划基本上已经失败。 如今他重提战列舰,折射出美国海军在战略转型期的迷茫。
西班牙《机密报》评价称,福建舰具备的作战能力直接挑战了美国数十年来在高强度航母作战领域的技术垄断地位。 该报认为,福建舰将为中国海军“迈向真正的全球投送型海军铺平道路”,为未来的核动力航母积累操作经验。
“动力”网站“战区”频道指出,美国“福特”号航母迄今为止尚未进行F-35C隐形舰载战斗机的弹射测试,“而且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也不会完成”,这使得歼-35成为第一架在航母上实现电磁弹射的隐形战斗机。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可靠性甚至超过了美国的“福特”号。 五角大楼作战测试评估办公室的报告显示,“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可靠性不足,导致舰载机出动效率低于标准。 而福建舰在测试中已完成三型舰载机的起降,验证了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多型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
未来福建舰还可能搭载舰载无人攻击机,这可能让中国航母获得美国超级航母尚未掌握的独特能力。 电磁弹射装置能够适应不同起飞重量的飞机,满足各种类型无人机的起飞需求,支持快速连续出动,对实施无人机蜂群战术至关重要。
特朗普的战列舰构想面临诸多现实障碍。 2015年时,重新启用封存的部分“衣阿华”级或许尚有讨论空间,但十年后的今天,技术鸿沟与成本飙升已让这一想法近乎天方夜谭。 老旧的蒸汽动力系统需全面翻新,人员培训体系也需重建。
棘手的是人员问题。 “衣阿华”级最后一次服役时船员超过1500人,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五倍以上。 即便通过自动化技术削减编制,单舰庞大的人力需求仍与美国海军近年来的招募困难现状严重冲突。
全球已无国家建造传统意义上的战列舰,全新建造不仅耗资巨大,还需重建完整的产业链,这对美国衰退的造船业而言是严峻挑战。
现代海战形态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传统海战模式正被智能化作战取代,海上作战重心从制信息权向制智权转变。 智能化武器装备加速列装,无人机、无人艇、智能水雷等即将成为海上作战的主力装备。
水下作战也呈现出高速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 俄罗斯正在研制以60节速度搜索目标、再以300节速度攻击目标的重型超高速鱼雷;美国海军Mk62型水雷能够长时间潜藏目标海域,平时休眠,接收到指令即可激活并自主攻击。
美国海军将无人舰艇、数字网络和远程火力确定为高优先发展领域,正在发展多种无人潜航器项目,执行反水雷战、反潜战、电子战等多样化任务,以支持海上分布式作战。
在这种作战环境下,战列舰的厚重装甲已难以应对多样化的威胁。 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已多次展示无人机对舰艇的威胁,而反舰弹道导弹更能从高空俯冲击穿薄弱甲板。
福建舰形成战斗力后,中国将拥有三航母编队体系。 专家指出,福建舰与山东舰或辽宁舰可以构成双航母编队体系,而且不是简单叠加。 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的加入,可以带动两艘航母上的舰载机编队进行协同作战,整个舰载机体系的环境感知能力会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