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越南光伏人才荒:双语工程师薪资飙升,中国企业出奇招破局!

当越南平顺省光伏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之时,中国隆基绿能招聘经理正为一件看似简单实则棘手之事犯愁,即如何以“双倍工资”这一极具吸引力的条件,去抢夺东南亚新兴市场所缺乏的双语工程师人才,而这种在当地工资基础上额外再加人民币补贴的办法,逐渐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在越南市场人才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越南光伏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可不是无缘无故的,2023年,越南太阳能装机容量已经冲破18,4吉瓦这个数目是其余东盟国家总和的两倍,让它成了该区域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市场,而这股“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越南政府在能源转型方面定下的宏大规划:打算到2030年,把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构造里的占比提高到15%到20%之间而且到2050年还要再往上涨到80%到85%左右。

在此次淘金热潮里,中国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诸如隆基绿能、天合光能,还有中国电建以及阳光电源等中国光伏行业的大型企业,不光在越南打造出海外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集群,还承接了越南绝大部分的光伏电站项目,拿隆基绿能而言,该企业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方设立了好些生产制造基地,其业务范畴已拓展至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技术输出倒还简单,但人才获取成了大麻烦,越南本地工程师数量不少,可是真正精通中越双语还懂光伏技术的人才寥寥无几,这般人才紧缺的情形直接让其市场价值上扬,根据越南薪资调研的数据,精通中越双语的翻译人员在越南工资一般挺高,月收入能有六千至八千块人民币。

对于同时具有工程技术背景且通晓双语者而言薪资水平持续提升以光伏电池工艺经理为例越南本土企业所给出的薪酬在三万五到四万五人民币区间内而中国企业策略更为巧妙采用双重薪酬模式一部分依照越南当地标准用越南盾支付另一部分以人民币形式给予额外补助。

这一薪资模式的设计挺巧妙,其一它避开了越南劳动法规对外企薪资标准的限制;其二人民币补贴比单纯提高越南盾工资更具吸引力,要知道越南到2024年才把最低工资上调了6%,其中第一区域的月最低工资是496万越南盾,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是1400元。

更深层次的逻辑是汇率套利,人民币相对于越南盾处于强势地位,让这种“双重薪资”在员工看来有更强的购买力和保值作用,特别是在越南通胀压力持续的情况下,人民币补贴成了一种变相的风险对冲工具。

不过这种表面上看似双赢的薪资模式,实际上却暴露出中国光伏企业在越南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美国针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的反规避调查已经尘埃落定,隆基绿能在越南的多个工厂甚至不得不裁员数百人,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留住关键的技术人才和本地管理团队,已成为企业应对政策风险的重要手段。

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双重薪资”模式体现出全球光伏产业链重构进程中的人才配置逻辑。中国企业借助技术输出以及产能转移,于东南亚构建起新制造基地,不过若要切实达成本土化运营,便需培育并留住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技术管理人才。

这类人才战略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长期竞争实力,就在未来十年,装机容量增长需求要达到现有水平的7到12倍左右的那个地方,如果有本土化人才优势,企业才能真正抓住这次清洁能源转型的历史大机遇。

当越南平顺省之光再次照到那些整齐排列着光伏板的时候,那些拿“双份工资”的工程师们,正在见证并参与一场关于技术、资本及人才重新分配资源的事件当中,而这场竞争的最终赢家或许就藏在看似简单的工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