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御风
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空军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二十年前那个脆弱、难以抵挡的对手了。
据美国“防务博客”网站8月27日消息,权威军事智库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空军的最新评估,对其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认可。与20年前相比,如天翻地覆,已经成长为唯一能够在地区范围内与美军“较量”的空中力量。
据美国媒体报道,大约在2000年前后,中国空军拥有大约3000架各型飞机,但其中超过八成都是二代机,真正算得上现代化的三代机数量不足200架。那时,美军在西太平洋部署了数百架F-15、F-16、FA-18等战机,结合航母舰载机队,几乎占据绝对优势。
不到20年时间里,中国空军迎来了“崭新的一页”。根据五角大楼的统计,到2025年,现役各种战机总数大约为2284架,三代机和四代机的比例超过了85%。歼-10系列飞机超过了500架,最新的歼-10C改进型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PL-15远程空空导弹,其性能已经逼近F-16V,甚至有些方面还超过它。歼-11和苏-30系列飞机总数接近400架,主要用来执行制空任务。而被称作“终极侧卫”的歼-16,目前服役的数量已经超过350架,其航电设备和雷达水平不输给美军的F-15E,具备全天候远程打击的能力。
据美媒报道,中国空军最具代表性的战机无疑是歼-20。自2017年正式装备以来,歼-20的生产速度非常快,目前至少有250架以上,成为除了美国之外,唯一大量装备隐身战机的国家。歼-20不仅拥有出色的隐身能力,还配备了国产涡扇-15发动机,具备超音速巡航的潜力,再加上远程PL-15导弹,使其作战半径能覆盖第一岛链,从而对美军的F-35A和F-22形成巨大压力。相比之下,美军在亚太地区部署的F-22数量不到50架,F-35AB在日本和韩国的合计大约80架。数量上的差距让对手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具备了阻止美军轻易取得制空权的实力。
目前中国空军拥有大约200架H-6系列轰炸机,虽然这些机型起源于上世纪苏联制造的轰炸机,但经过多次升级,最新的H-6N已经具备空中加油、携带空射弹道导弹以及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完全不再是简单的“老爷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力量。同时,传说已久的隐形轰炸机轰-20也在研发中,一旦正式服役的话,中国将成为在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国家。
中国在后勤支援方面的短板正快速补齐。据美媒报道,代表远程运输的运-20已交付超过55架,不仅支持远距离投送,还发展出了加油型号的运油-20,显著增强了歼-20、歼-16等战机的远程作战能力。同时,预警机的数量也大幅增加,空警-2000、空警-500、空警-600总共超过50架,足够在西太平洋战区全天候维持预警和指挥网络。虽然美军支援机队仍然庞大,但在亚太地区,这种体系化的优势已变得不可忽视。
更引人关注的是,中国已经开始进行六代机的研发,比如备受关注的歼-36和歼-50。以歼-36为例,它采用了三发动机布局,加上高水平的隐身设计。据说,这款飞机将拥有“超巡+无人僚机操控+大功率定向能武器”的功能,并且与美国的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机项目同步进行。换句话说,在未来空中实力的竞争中,中国并未落后,反倒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追赶甚至领先。
这些变化让美媒不得不承认,中国空军已经彻底摆脱了二十年前作为“陪练”的角色。从飞机数量的增加,到性能质量的提升,再到整体作战体系的建立,中国空军用二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如今的中国空军,不仅在隐身战机方面取得了突破,还拥有成熟的战略轰炸机部队,以及不断扩大的运输和空中加油能力,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强国。
因此,美媒也不得不承认,在西太平洋发生冲突时,中国空军已经具备了对美军造成实质性压力的能力。二十年前,美军轻易获得制空权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随着六代机和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推出,中国空军的实力会持续提升,接近甚至在一些局部战场上超越美军。美媒所说的“彻底变革”,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中国空军,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吴下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