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吃什么?必吃三大食物,你家那边流行哪一个?
我小时候根本没搞懂“立秋”到底是个啥节气。总觉得,外面还是那么热,知了叫得也不带喘气,怎么一转眼就秋天了?老一辈说的“立秋就该贴秋膘”,我更是没明白:夏天刚过,怎么又开始进补了?不过现在想想,人这一年到头,真的是靠节气提醒自己该吃点啥,该歇一歇。
说起来立秋的养生门道,老实说我也不是啥专家。但有一点我是真有体会,每年过了立秋,哪怕天气还挺热,身体那股燥劲就慢慢上来了。可能是空调吹多了,也可能是夏天吃冷饮太猛,到了这时候嘴巴就开始挑,饭也不香了,喝水都嫌干。这会儿要是有人喊一句“咬秋去”,我是真的愿意跟着去。
说起“咬秋”,我第一次听还以为是咬啥动物,后来才知道,是啃西瓜。对,就是西瓜。讲真,一开始我有点懵,西瓜不是夏天吃的吗?咋到了立秋还吃?我奶奶笑着说,那是南方的讲究,叫“啃秋瓜”,就是西瓜。说是这一口瓜能把整个夏天的暑气都带走,顺便也解秋燥。她还特别补了一句:不是让你顿顿啃,脾胃虚寒的就别凑热闹了。
不过我觉得,现在这年代,咱吃西瓜也不只是图个风俗,更多是一个小仪式感。就像朋友圈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一样,谁还没点仪式感呢?只不过奶茶那一口是甜得发腻,西瓜那一口是真的透心凉。要真说讲究的话,冰箱拿出来放一小会儿,不冰不热,正合适。
除了西瓜,还有一样我每年都盼着吃——饺子。有人可能觉得饺子年年吃,哪次不是正月初一、冬至、生日、聚会……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真的是立秋那年。我爸下班回来提着一大袋肉馅,说什么“立秋得贴秋膘”。他那会儿还挺瘦,估计是想名正言顺地补点。结果我妈那天包了三种馅:猪肉芹菜、牛肉胡萝卜、还有一种我不太吃得惯的——韭菜鸡蛋。
我吃着吃着突然觉得,有时候我们根本不是馋那个味,而是馋那顿饭的感觉。外面天色慢慢暗下来,饭桌上蒸气缭绕,一边听着我爸妈斗嘴,一边夹着刚出锅的饺子,心里就觉得,这一年开始变得稳当了。
那种“贴秋膘”的说法,其实也挺有意思。夏天吃得清淡,人容易瘦,等到了立秋,大家就有借口吃点肉,补回来。我爸常说以前条件不好,一过立秋就盼着有肉吃,现在倒是肉天天有,但那种“秋天的肉香”,也许只有那几顿才吃得出味道。
再说南瓜,这玩意儿小时候真不爱吃,觉得软塌塌的,味道也怪。后来慢慢知道它好像还挺养人。润肺、健脾、去燥气这些说法我记不住太多,但我记得奶奶总说:“秋天吃点黄的,气色才红润。”我姑妈做的那种南瓜小米粥,我一开始嫌弃得很,结果一口下去暖暖的,那年秋天我居然一下子胖了三斤。说不定还真是它的功劳。
而且南瓜这东西,做法多得很。蒸着吃、煮着吃、炒着吃都行,甜口咸口也都能搭。重点是,它真挺耐放,一整个秋天都不会坏。秋燥来的时候,一碗南瓜汤比奶茶靠谱多了,也不会上火。
不过说实话,到了现在,我们吃这些食物好像不完全是为了什么传统养生,更多是一种和节气打个照面的方式。生活节奏太快了,有时候连什么节都顾不上过。那天办公室同事还问我:“立秋是不是就得穿长袖了?”我笑了,说:“你得先从吃点西瓜开始。”
我朋友那边的老家还有个讲究,说立秋当天不吃肉、只吃素,表示告别炎夏的躁气,迎接清爽的秋天。我一听就有点懵,明明是“贴秋膘”,怎么还有人“吃清口”?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关键是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过秋。
以前我总觉得,节气这些是农民伯伯才需要在意的事,像我们这群城市人,天天看天气预报、吹空调,还讲究啥“养生”?可现在越长大,越觉得这些节气,是提醒我们停下来歇一歇,看看桌上有没有一碗南瓜汤、一盘热腾腾的饺子、一块甜到心里的西瓜。
你问我老家立秋吃啥?说起来不算特别传统,更多是顺着天气变化来调整饭菜。但有一点我记得很清楚,奶奶每年立秋前后一定会煮一大锅排骨冬瓜汤,说是润肺清热。我那时候最爱啃排骨,但她总说冬瓜才是重点,说秋天要“祛暑气”,冬瓜就能帮上忙。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立秋味道”。有人喜欢饺子,有人爱西瓜,有人偏南瓜粥,有人就爱喝汤。我觉得都行吧,吃得舒服、心里踏实,就是一种对季节的回应。
现在年轻人都喜欢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但我更期待的,是秋天的第一口家常饭。你那边立秋吃什么?要不留言告诉我,咱们一块儿“啃秋”去。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