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鹅要改嫁印度?别闹,俄罗斯自己都快养不起了。”
消息刚飘出来那天,我正挤地铁,隔壁小哥刷手机直接笑出声:“普京把图-160送新德里?那中国当年白被卡脖子啦?”一车人齐刷刷探头,像听到隔壁老王要把房产证过户给广场舞大妈,荒诞里带着八卦的爽感。
先把时间拨回三十多年前,乌克兰基地里那十九架庞然大物还在晒太阳,中国代表团拎着汇票上门,口气小心翼翼:飞机拉走,图纸打包,价钱好说。美国人闻风而动,塞给基辅一张更厚的支票,条件只有一句:拆,全拆,一片铝皮都不许往东飞。俄罗斯也在旁边帮腔,理由直白:兄弟,你拿了没用,别给东方添胆。于是电锯轰鸣,十九架砍得只剩博物馆里孤零零的一架,中国代表站在废墟旁,手里合同碎成雪花。
那会儿我们缺远程打击,轰-6腿短,飞到第二岛链都喘,图-160一万一千公里的腿,谁看谁眼红。可眼红归眼红,别人把路堵死,只能回家自己画图纸。
转眼到了2022,印度前空军司令突然放炮:正跟俄谈六到八架图-160M,还要把布拉莫斯导弹挂上去。新闻一出,南亚媒体集体高潮,仿佛新德里明天就能核常兼备,从印度洋一口气摸到北极。可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局半年后才懒洋洋回了一句:飞机是核三位一体命根子,不卖,也不租。一盆冰水把印度媒体刚烧起来的火浇得吱啦一声,屏幕前的观众只剩满脸问号。
数数俄罗斯家底就明白,他们真没富余。俄乌冲突打到第四年,空天军纸面还有十六架图-160,能随时升空的不到一半,喀山厂房一年拼死拼活才能攒出四架新机身,优先补前线损耗。自己都不够塞牙缝,哪有闲机拿出去收租金?
再说印度,真把飞机领回家也养不起。图-160落地先要三公里长、半米厚混凝土跑道,现有基地能达标的不到三成;机库恒温恒湿,空调一年电费顶一架苏-30MKI的采购价;飞行小时平均烧掉四十吨燃油,折合人民币二百多万,飞十回就能让一架米格-29摔成零件。全寿命算下来,一架吞金兽至少十亿美元,印度空军一年预算才五百亿,还要养活苏-30、阵风、光辉、阿帕奇一大群吞钱祖宗,账本摊开,财政部长先晕。
更尴尬的是配套。布拉莫斯弹头两吨多,图-160旋转挂架原设计给核巡航导弹,尺寸对不上,俄技师现场改挂架得再收三亿刀改装费。印度想自己动扳手,俄方一句“源代码封闭”把门堵死,最后只能眼看飞机趴窝。
回头再看中国,当年没买到“白天鹅”,反倒把退路逼成生路。西飞把轰-6魔改到底,空中加油、电子战舱、高超音速挂点全塞进去,最新轰-6N作战半径五千公里,配合空射鹰击-21,关岛以西全覆盖。数量更不讲武德,三百多架一字排开,每天能飞一百个架次,轮流打卡,耗也把对手耗虚。
更狠的是下一代。轰-20消息捂得再严,也挡不住卫星拍到飞翼大黑影。一旦服役,隐身+洲际,路线直接跳过超音速突防,闯进对手雷达盲区。那时候谁还惦记图-160的老身板?就像智能手机年代,没人再怀念大哥大。
国际军售就这么赤裸,没情怀,只算账。俄罗斯不卖,是因为命根子不能割;印度嚷嚷,是为了选票和头条;中国沉默,是因为仓库里正孵更猛的蛋。
所以下次再刷到“图-160落户新德里”的标题,别急着激动,先瞄一眼发布时间,八成是旧闻翻炒。真正的镇国利器,永远不在别人仓库,而在自家跑道。
轰-20首飞那天,图-160的新闻会自动静音,到时别忘了回来点个赞。
要是印度真拿到“白天鹅”,你觉得他们最先会拿谁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