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五十多岁的70后,要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了

老张蹲在篮球场边的水泥台阶上,烟屁都快烧到手了还舍不得扔。

上个月公司裁掉三个老伙计的场景还在他脑子里打转,其中老李临走前那句"咱这岁数怕啥"显得特别刺耳。现在每次路过人事部,他后脖子都直发凉,生怕下一张裁员通知就写着自个儿大名。

场上一群毛头小子正嗷嗷叫着抢篮板,有个穿23号球衣的小伙子弹跳特别扎眼,跟年轻时的乔丹似的。老张瞅着瞅着就乐了:"现在蹦得高有个屁用,过十几年膝盖就不听使唤喽。"这话像是说给场上的人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的。职场跟球场一个德行,新秀年年有,老人随时可能被交易。

在写字楼混了二十多年,老张算是看明白了。现在HR那帮人精得很,明面上说"优化组织结构",背地里专挑四五十岁的老油条下手。前阵子行政部王大姐被约谈,领导美其名曰"转岗培养",其实就是嫌她学不会新上的办公系统。这事儿要搁十年前,哪个敢这么跟老同志说话?

智联招聘最新报告显示,45岁以上的老员工被裁几率比年轻人高出三成不止。更气人的是,就算找到新工作,工资也得打七折。这就跟NBA似的,33岁的球星还能拿顶薪,过了35岁就只配拿底薪混日子。老张他们这代人正卡在尴尬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还没还清,冷不防就要面临失业危机。

体育圈里聪明人早就开始布局后路。奥尼尔打球那会儿就拍电影出唱片,退役后直接当起解说嘉宾;李宁更绝,直接用自己的名字搞运动品牌。这些大佬们最厉害的不是场上本事,是懂得在巅峰期就找好退路。普通人虽然没那个本事,但照样能学两招防身。楼下开超市的老周就是例子,被厂里优化后靠着以前攒的人脉搞起社区团购,现在赚得比上班时还多。

搞副业这事儿讲究个投其所好。财务部老马会做账,私下给几家小公司兼职会计;市场部刘姐爱摆弄手机,这两年做短视频积攒了不少粉丝。老张自己也没闲着,周末帮朋友公司做做面试培训,虽然挣不了大钱,好歹是个活钱。说起来还得感谢当年在人事部积累的经验,这玩意儿就像篮球运动员的传球视野,到啥时候都值钱。

人脉关系更像是一张保险单。技术部退休的老赵现在时不时就能接到私活,全靠当年给兄弟部门修电脑结下的交情。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喊"整顿职场",等他们到老张这个岁数就懂了,关键时刻能拉你一把的,还得是那些年的老战友。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话放哪个行当都适用。

心态调整也是个技术活。马刺队的邓肯40岁时场均就剩8分,照样能在更衣室当老大。职场老油条们最值钱的不是加班熬夜的劲头,是那些年踩过的坑、总结出的门道。带新人虽然烦,可要是能把经验换成影响力,说不定比埋头干活更安全。这招老张算是玩明白了,现在部门里年轻人都管他叫"张师傅",连领导都得给他三分面子。

篮球场上的小伙子们打完半场,呼哧带喘地下来喝水。23号一屁股坐在老张旁边,随口问了句:"叔,看您天天来这儿,年轻时肯定也是个高手吧?"老张咧嘴一笑,露出两排被烟熏黄的牙:"老子当年三步上篮的时候,你爹估计还在穿开裆裤呢。"说完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群里又有老板@全员加班的消息。

老张慢悠悠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球场边的路灯渐次亮起来,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忽然想起年轻时看过的一场比赛,乔丹在最后时刻投进制胜球后说过这么句话:"准备好了的人,永远等得到属于他的机会。"烟盒里还剩最后一根红塔山,老张想了想没点,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明天还得早起,给新来的实习生做培训呢。

这篇文章只是供着看的,没什么实际用处,也不是啥建议或者指导哈。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把它删掉。